日本:多难兴邦?

#IT杂谈 @漫谈
版权声明:所有博客文章除特殊声明外均为原创,允许转载,但要求注明出处。

最近阅读知乎书刊《浅谈日本IT行业》,其中一些内容让我颇有感触。

我个人对历史日本IT行业了解非常有限,仅仅知道曾经有一段时间日本IT曾经对整个行业有不少贡献。除了电器游戏什么的就不必提,诸如禅道、Matz 的 Ruby 语言、源自制造业的精益思想,都是我们熟知的内容。但是这本杂志的叙述却让我看到另外一个自成一体、因循守旧的日本。比如,日本互联网从 90 年代开始兴起,和美、中基本上处在同一时间线,然而和中美不同,日本互联网从兴起时就受到国内标准的严重制约,以至于 TCP/IP 这样的基础通信协议在境内都难以推行。讽刺的是,发生在 1995 年的阪神大地震却意外成为互联网推进的契机:在大灾难发生时,日本人才发现通过电子邮件与国际友人和志愿者通信比普通方式更加快捷方便,而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上也高效得多,这才使得互联网在日本国内得到了长足 的发展。而智能手机通信 App 和 SNS 也是在 2011 年大地震之后迅速普及的。

和灾难后快速发展情况不同的是,在和平时期,日本是一个极其循规蹈矩的国家,在美国甚至中国能得到快速应用的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在日本几乎寸步难行。很多日本人至今还在使用翻盖手机,交流普遍使用短信,风靡全中国的支付宝/微信支付,到了日本基本上没有市场。甚至很多日本大型网站的设计和中美同类站点比较就像是上个世纪的设计。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该书中已经有所解释,这里就不再展开了。触动我的主要是联想到日本历史上也有类似的现象。18 世纪以前,日本和中国一样,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统治者对西方文明的兴起同样一无所知。但自从被美国的军舰(日本称为“黑船”)打开了国门,日本统治者迅速应对危机,不但避免了沦为殖民地的命运,反而通过改革,在几十年内一跃成为亚洲最为现代化的国家。在二战后再次重复了这一历史:从一片焦土中站起来的日本,当时的境况甚至还不如中国,却很快和本应是不共戴天的仇敌——美国达成了同盟(这一点可能令很多中国人难以理解),并利用朝鲜战争的历史机遇成功复兴本国工业,创下了令人膛目的发展速度,成为全世界第二大发达国家(当然这个地位今天已经成为历史)。反观中国,在类似的历史背景下,却要经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痛苦探索,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而在和平时期,日本的表现就难以让人佩服了。也因此有了失落的二十年,经济经年累月不见起色,整个社会似乎失去了积极进取的雄心。联系历史,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日本这个民族似乎在面对灾难的时候,才会充分迸发出自己破而后立的强大潜力;而在和平时期,却因为整个社会的因循守旧和自我封闭,无法成为世界新浪潮的领头人。在这一点上,中国或美国可能都要强于日本;但是也请不要轻视我们这个今天看起来似乎已经日趋孱弱的邻居,它在面临灾难时表现出的强大意志和自我革新的潜力,还是值得我们学习,乃至警惕的。